2019年杭州人力社保這樣施工 |
|
來自網絡- |
2019-03-05 08:42 |
|
|
3月4日上午,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總結2018年工作,分析面臨形勢任務,部署2019年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全市作風建設會暨“干好一一六、當好排頭兵”推進會上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轉作風、強擔當、促落實,努力打造一流施工隊。2019年,杭州人力社保從哪些方面施工? 杭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葉茂東作工作報告。 2018年取得的成績 2018年全市人社部門真抓實干,敢于擔當,勇于創新,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鞏固了在全省的首位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就業創業積極有為,人才引育創新發展,攻堅破難扎實有效,人社品牌持續提升。 就業創業積極有為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9.8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1.31萬人,接收應屆高校畢業生8.11萬人,新增就業和接收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建成45個首批省級高質量就業社區(村),認定199個首批市級高質量就業社區(村)。 發放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2萬余人、金額4.17億元。全年新增大學生創業企業1879家、帶動就業8124人,同比增長20.37%和9.6%。 就業扶貧任務超額完成,對口地區在杭就業4334人、在杭穩定就業3959人;培訓建檔立卡貧困人員5748人,勞務協作成果獲國務院扶貧辦肯定。 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高 全市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鞏固在95%、98%以上。 市區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達到每月2983.24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到每月220元。 全市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企業退休人員146.9萬人,社區管理率達98.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 人才引育創新發展 助推杭州人才凈流入率和海外人才凈流入率位居全國第一,連續8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培養高技能人才3.16萬人,組織職業技能競賽160場,帶動崗位練兵21萬人次。 首次與國家外專局聯合主辦2018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達成簽約項目263個、金額43.49億元。 創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首次開設外國人專場,吸引25個國家和地區的800余個項目報名參賽。 備戰45屆世界技能大賽,17人入選國家集訓隊,7個基地入選世賽中國集訓基地,入選人數、基地數均列全國同類城市第二。 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杭州無欠薪”專項行動,為2719名勞動者追發工資待遇2351萬元,案件發生數、涉及勞動者人數、涉及金額同比分別下降22.8%、90.21%、90.02%,6年來首次實現“三個大幅下降”。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次發布技術工人工資指導價位。 啟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三年行動計劃”, 70%以上的勞動糾紛在基層得到化解。 “最多跑一次”深入推進 159個事項100%實現“最多跑一次”和“網上辦”,70%以上高頻事項實現“移動辦”,80%以上個人事項實現“一證通辦”,70%以上個人事項實現“就近辦”。 人力社保一體化經辦平臺順利上線,實現所有“最多跑一次”事項、各級經辦窗口和服務網點在一個平臺辦理、一個平臺反饋,真正實現了“異地受理、全城通辦”。 2019年工作任務 2019年,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干好一一六、當好排頭兵”決策部署,促進就業創業,強化人才支撐,完善社會保障,建設平安人社,推動人社事業立足新起點實現新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穩定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完善落實穩就業的政策措施。對困難企業社保費返還政策,力爭在3月底前發放到位。 加強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新增大學生就業和創業見習基地50家、見習訓練學生8000人,接收應屆高校畢業生7萬人,其中碩士及以上研究生1萬人;制定《杭州市大學生創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辦好第六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力爭全年新增大學生創業企業1700家、帶動就業1萬人以上。 努力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加大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支持,拓展新的就業空間;加大企業穩崗支持力度,指導困難企業采取協商薪酬、調整工時、輪崗輪休、在崗培訓等措施,穩定就業崗位。 打造公共就業服務品牌。推動師友計劃、創業陪跑計劃、創業馬拉松、眾創大會等項目向品牌化、國際化發展。構建師友計劃“長三角”體系,探索在上海、南京建立師友計劃分中心。 加強東西部勞務協作對口扶貧。堅決完成對口地區貧困勞動力到杭州轉移就業、定向招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初中應屆畢業生到杭就讀技師學院、組織開展勞務輸出技能培訓等任務。 優人才助推高質量發展 加快海外創新創業人才集聚。會同相關部門編制發布我市數字經濟重點領域緊缺人才目錄;出臺新一輪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資助實施辦法和工作證辦理實施辦法;高水平舉辦第十一屆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組織第五屆“創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 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新一輪“131”中青年人才培養計劃,推動上市公司等重要骨干企業建博士后工作站全覆蓋;深化高校、衛生領域自主評聘職稱制度改革,推進中小學職稱改革和工程領域職稱社會化評價改革;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名城工匠”培養生態建設的實施意見》,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資助、評價、激勵等政策,穩步提高技術工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待遇;鼓勵技工院校與國外辦學機構開展項目合作,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 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貫徹《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做強做大國家(國際)人力資源產業園品牌,舉辦人力資源服務和產品創新路演、人力資源博覽會等。 形成更具活力的人事發展體制機制。制定事業單位專業技術特設崗位管理辦法,大力支持事業單位加快引進緊缺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協同推進機構改革,完成改革后事業單位崗位的重新設置和人員聘用,配合做好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 促進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 狠抓參保擴面。健全完善全民參保登記數據庫,抓好中小微企業、城鄉居民、被征地農民、外來務工人員和新就業形態人員等重點群體參保工作,努力實現法定人員參保基本全覆蓋。 深化制度改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保2020年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組織實施《杭州市原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參保人員養老保險關系銜接方案》,出臺《關于民辦學校教師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研究民辦醫院醫護人員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有關辦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調整繳費檔次、財政補助辦法,完善落實待遇正常調整機制;就業社保一體化改革,臨安區在逐步統一社保政策和經辦標準、升級改造現有信息系統等方面下功夫,為實現全面一體化積極做好準備。 保穩定推動平安人社建設 確保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關于推進我市區域性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開展“標桿園區”創建活動;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發布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推廣鄉鎮街道勞動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探索企業勞動爭議預防調解示范工作;制定我市仲裁員、調解員管理辦法,提升隊伍業務能力。 確保防欠薪形勢穩定。深化“杭州無欠薪”創建行動,力爭年底前全市16個區、縣(市)和平臺創建全覆蓋;配合建設部門宣傳落實《杭州市建設領域農民工“無欠薪”管理實施細則》,提高分帳管理、銀行代發、實名制管理、按月足額支付、信息維權公示、工資保證金等無欠薪“六項機制”在工程建設領域的覆蓋率;推進智慧監察建設,提高欠薪案件處置實效。 求品質全面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降低用工成本。完善工傷保險費率浮動辦法,完善智慧就業服務平臺,加大與外地勞務合作力度;加強用工指導,主動上門為民營企業送政策,提供勞動用工診斷評估服務,幫助完善規章制度。 強化依法行政。全面實施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推動系統上下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建設智慧人社。制定人社部門數字化轉型方案,對工作理念、方式、流程、手段等進行整合優化,今年實現人社信息系統全市統一。 深化“文化養老”。修訂完善退休人員管理服務政策,發展遠程老年教育和移動學習平臺。 提升辦事體驗。繼續改造優化人力社保一體化經辦平臺,進一步推進“就近辦”、“移動辦”,“一網通辦”、“全城通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 會議由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章明主持。 會上,下城、蕭山、余杭、富陽、臨安、桐廬6個區、縣人力社保局作大會交流發言。 市人力社保局領導,各區、縣(市)人力社保局局長及辦公室主任,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杭州經濟開發區)、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人力社保局局長及辦公室主任;市直有關單位人事處處長;市人力社保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局屬單位領導班子成員,離退休黨支部委員;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進杭州市委相關領導參加會議。 更多藍領招聘咨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找工作就上普工網 微信號:pg114_net ![]() |
|
本站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站未注明“作者為:普工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稿件來源”“作者”,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作者:普工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2、 如本站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
| 解決方案 | | 資源下載 | | 關于我們 | 微信掃一掃,好工作隨意找!![]() |
招聘服務 微信招聘 勞務派遣 社保代理 業務外包 殘疾人掛靠 |
2012杭州社保 2012遵義社保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加盟無憂 sitemap |
聯系我們
招聘客服:
1143203847
![]()
社保客服:
1609073348
![]()
派遣客服:
763667942
![]()
客服電話:0571-88776501
|